Monthly Archives: May 2017

紫葉槭長新葉 太平山又見紅葉隧道

太平山莊中央階梯的紫葉槭美景。(圖由羅東林管處提供) 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breakingnews/2076455 宜蘭縣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,長在海拔2000公尺太平山莊中央階梯兩側的紫葉槭,開出紫紅色新葉,火紅鮮艷色調,掌狀刻裂的楓葉狀葉片,在山林綠野中讓人驚艷。 太平山紫葉槭展現紅葉光影魅力。(圖由羅東林管處提供) 太平山莊中央階梯兩側的紫葉槭,長出紫紅色新葉。(圖由羅東林管處提供) 槭樹及楓樹葉片被俗稱為楓葉,一般認為,入秋後隨著氣溫轉涼才開始變色,但紫葉槭長新葉開始,便呈現深紫紅色,太平山莊中央階梯兩側栽種紫葉槭樹群,現在沿著階梯步行而上,彷彿走進紅葉隧道,感受陽光灑落、紅葉迷幻光影的魅力。 太平山紫葉槭的「楓紅「將持續到10月,羅東林管處建議遊客把握限定賞葉期,規劃紫葉槭生態之旅。

Posted in 旅行 | Leave a comment

【台語原來是這樣】跳舞常用到的「踮腳尖」動作,台語怎麼說?

粉紅色小屋 http://talk.ltn.com.tw/article/breakingnews/2075093 台語的「走揣」(tsáu-tshuē)很傳神,雖然意思跟尋找差不多,但那感覺就宛如在茫茫人海中,邊跑邊喊、焦急的表情,似乎全在這字面上呈現出來。所以筆者自己常有這種感覺,這幾年都在「走揣」台語詞,而且就像大海撈針一樣。 日常生活常用到的詞彙,有時候雖然平常講台語,但到了那幾個關鍵字總會不經意切換頻道、換成華語,通常無意識交談是不會察覺到的。有一些台語詞如果堅持全程講台語,會漸漸越來越容易發現有許多詞彙是遺忘、或是需要稍微用力想一下才會想到的。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舞蹈影片,舞者們以身體展現舞蹈的力與美,其中有不少是墊著腳尖的肢體動作。不盡讓我們想起,關於「墊腳尖」的台語說法。 台語的說法是「躡跤尾」(neh-kha-bué),「躡」本身就有踮腳的意思,「跤尾」照字面直翻是「腳尾」,意思是腳尖。如果光從字面聯想,會覺得「腳尾」應該是「腳跟」才對啊! 但台語的思考是跟華語不同的,所以才會說「跤尾」,至於「腳跟」的台語則是「跤後蹬」(kha-āu-tenn),也不是「後腳蹬」直譯。 回到舞蹈這個話題,一般大家比較熟悉的台灣現代舞舞者,應該是林懷民、羅曼菲等舞者。不過再更往上追溯,說到台灣現代舞先軀,不能不提到「蔡瑞月」女士。 蔡瑞月女士為台南人,因曾在台南的宮古座欣賞過石井漠舞蹈團的演出,進而到日本學習現代舞。宮古座位於台南的舊城區,是日本時代的四大劇院之一,據說,就連台灣日本時代的知名歌手李香蘭都曾到此表演過,可惜的是 1977 年遭到拆除。 蔡瑞月女士為台南人,因曾在台南的宮古座欣賞過石井漠舞蹈團的演出,進而到日本學習現代舞。(照片提供:蔡瑞月文化基金會) 宮古座所在地一度曾改建為圓典百貨及延平大戲院,筆者小時候還曾去逛過圓典百貨,後來直到國中畢業,該建築又荒廢了好一段時間,索幸現在則由政大書城進駐,加上週邊林百貨的復甦,及大菜市這幾年越來越熱鬧,這裡又開始充滿了活力。 又或許是因為筆者是台南人,無意間得知這件事後,開始對蔡瑞月女士的事蹟感到好奇。 就跟現代舞一樣充滿著故事性,蔡瑞月女士在日本的這段期間,她的舞蹈足跡就已遍布日本各大城市及世界不少國家,為了將自己的舞蹈推廣遍及台灣,二戰後她決定回到台灣,並創作出《印度之歌》與《咱愛咱台灣》兩支舞碼。 《印度之歌》被稱為台灣第一支現代舞,而首次登台演出的地點則為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,這個教會只要生活在台南舊市區的人一定不陌生,就是位於湯德章紀念公園旁、台灣文學館附近,教會的正對面是被老台南人稱為「胡椒罐仔」的古蹟台南測候所。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,是英籍傳教士馬雅各醫師在 1865 年創立的。 往後每次只要從湯德章紀念公園經過,繞至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,總會忍不住稍微想像著蔡瑞月女士首次在次跳現代舞的情景。除了轟動之外,又因場域緊鄰湯德章紀念公園,不禁又聯想到湯德章律師在二二八的英勇犧牲,那股正義與勇氣的精神,與想像中蔡瑞月女士《咱愛咱台灣》這支現代舞畫面的重疊,就如同舞碼般戲劇化、也讓人感傷。 之後,蔡瑞月女士編了許多舞碼,呼應著她的人生般似海浪般起伏不定,如同許多台灣菁英們一樣,她也經歷白色恐佈的牢獄之災,更甚至被迫與深愛的丈夫分離,這一切屬於她的人生故事跑馬燈,總會在每次行經那湯德章圓環、行經教會的分歧路瞬間湧現於腦海中。 總會如此思考,人生的流轉就跟舞蹈動作一樣,「躡跤尾」那個「躡」的動作,結合「跤後蹬」那個「蹬」的動作,收縮與彈跳之間的力道,一步又一步帶動著未盡的舞步。難以預測的舞步,帶動著看似無窮的舞碼,或許就因為跟人生一樣難以預料,所以除了力與美之外,一種充滿了未知之感的舞蹈,才會如此吸引人吧?  

Posted in 汝知否? | Leave a comment

一根釘子都不用!木工廠推廣「榫卯」大受歡迎

銘木木工廠推廣木工榫卯工法自辦推廣活動,參加民眾體驗刨木。(記者黃淑莉攝) 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breakingnews/2074763 雲林斗南銘木木工廠數十年來堅持以傳統「榫卯」工法製造木器,為讓這項傳統工法能獲傳承,負責人李界煌自己籌畫木工推廣活動,吸引上百人參加,民眾踴躍程度連李界煌都嚇一跳。 銘木木工廠負責人李界煌向參加民眾介紹台灣木業發展及榫卯工法。(記者黃淑莉攝) 參加木工推廣活動的小朋友一起挑戰檜木疊疊樂。(記者黃淑莉攝) 銘木木工廠位在斗南明昌里二重溝,前身為篠田木器工廠,與日本篠田會社合作,由於日本其他會社也提出大量訂單,李界煌的父親李慶餘、伯父及叔叔等人於61年成立銘木木工廠,全盛時期工廠內有200多位木工師傅,隨著機械、其他仿實木發展,傳統木工被取代。 李界煌與哥哥李界洲從小耳濡木染,木工技藝超群,李界煌曾獲世界木工競賽冠軍,兄弟2人至今仍堅守傳統木工,李界煌接手銘木木工廠仍堅守傳統榫卯工法。 為傳承及推廣榫卯工法,李界煌今天在工廠舉辦首場木工推廣,現場有刨木、榫卯椅子組合等體驗,他還準備了檜木疊疊樂送給參加民眾。 刨木看似簡單,參加者體驗後才知不容易,有人使盡出力還是推不動刨刀,對於不需一根釘子只要把凸、凹處組裝好椅子竟能牢固,小朋友覺得好奇。 李界煌表示,榫卯工法最源自中華文化,連日本、韓國、越南等國的木構建築、家具都受榫卯工法影響,凸的部分稱「榫」、凹入部分則是「卯」,把凸、凹給合即稱榫卯,完全不需一根鐵釘,而且十分牢固。 李界煌指出,榫卯工法逐漸失傳,日本政府特別找出老師傳承該技藝,目前台灣的老師傅逐漸凋零,希望透過這次推廣活動讓民眾認識木工、榫卯工法,也希望政府能關心該傳統技藝。 相關影音

Posted in 生活時尚 | Leave a comment

昔天然水族箱不復見 小琉球全台創舉「種」珊瑚

海科大在小琉球海域種下珊瑚。(記者陳彥廷翻攝) 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breakingnews/2073181 扭轉珊瑚被盜採後進入「水族箱」命運,國立高雄海科大5月初在小琉球海域種下7株軟珊瑚,希望為受到破壞的珊瑚生態再注入新生命,今天還要再種下15株軟珊瑚,該校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所長劉文宏說,希望盡全力打造「全島都是水族館」的美景。 海科大媒合中華民國水中運動協會及在地業者、志工,不只是淨灘,還「淨海」,就為還給小琉球美麗如昔的海洋環境。(記者陳彥廷翻攝) 海科大媒合中華民國水中運動協會及在地業者、志工,不只是淨灘,還「淨海」,就為還給小琉球美麗如昔的海洋環境。(記者陳彥廷翻攝) 海科大在小琉球海域種下珊瑚。(記者陳彥廷翻攝) 據屏縣府海漁所搜集資料,70年代的研究紀錄,小琉球週邊海域的珊瑚覆蓋率高達60到80%,當時不用揹氣瓶下潛,不僅珊瑚隨處可見,悠游熱帶魚琳琅滿目,是名副其實的「水族館」。 琉球鄉長林愛玲不諱言,近年遊客增加也併隨垃圾量大增,公所頭痛,也同時造成海洋生態受損;屏縣府海漁所長吳憲昌則統計在遊客開始大增的102年再調查,珊瑚覆蓋率僅剩不到5%,海洋資源枯竭。 吳憲昌表示,縣府打造小琉球成海洋生態島,從102年3海浬禁刺網到設置廢水處理廠,加上當地居民配合和成立海洋志工隊淨海,都讓魚源增加,甚至連象徵海洋乾淨的海龜都回歸,不過珊瑚部分則仍需努力復育。 「希望回復熱帶魚天堂的美名」,劉文宏說,以前的小琉球海域熱帶魚翩翩悠游,景色美不勝收,但卻成為不肖盜採者獵場,而隨著旅遊發展,40萬旅遊人次集中在6至9月旺季,進入潮間帶踩踏、廢水、垃圾干擾海龜、珊瑚,威脅生態,令人省思人潮成長背後的副作用,「種」珊瑚與熱帶魚共生,盼小琉球再回復往日美景。 海科大養殖系已研發復育出人工培植花環和指型等軟珊瑚,原本因為觀賞水族的需求才研發的技術,現在真能回到海底,海科大創新育成中心經理李宇頡說,種「軟珊瑚」屬國內創舉,全人工移植方式需先在水族箱低溫運送,復溫再視海況由潛水人員下潛種植在珊瑚礁上,順利生長的軟珊瑚將逐步擴張珊瑚領域,未來若成果樂觀,將持續在各海底種植,讓小琉球的海底再度成為「花園」。 下週23日是世界海龜日,海科大媒合中華民國水中運動協會及在地業者、志工,不只是淨灘,還「淨海」,就為還給小琉球美麗如昔的海洋環境。

Posted in News, 娛樂 | Leave a comment

台南高鐵「黃綠紅」又來了 阿勃勒打頭陣開花中

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breakingnews/2071844 時序入夏,台南高鐵特定區內結合3種路樹生態特色,且多達1700株的「黃綠紅」又來了,打頭陣的阿勃勒陸續開花中,知名美景即將再現。 高鐵站區的阿勃勒開花已逾2成,美景可期。(記者吳俊鋒攝) 台南高鐵站區有知名的「黃綠紅」美景,打頭陣的阿勃勒逐漸開花。(記者吳俊鋒攝) 阿勃勒陸續開花,已有民眾提前遊賞美景。(記者吳俊鋒攝) 台南高鐵站區周邊的阿勃勒、小葉欖仁、鳳凰木等特色路樹,因規模不小,當地的歸仁公所串連其生態美景,規劃「黃綠紅」遊賞活動,形塑觀光賣點,深受歡迎,今年邁入第3屆,本週六登場。 歸仁區長陳必成說,由於當天正好是520,取其諧音,配合推出老少咸宜的「我愛你」健走活動,廣邀親子參加,提倡正當休閒。 「黃綠紅」特色美景中,打頭陣的是阿勃勒,當地栽種有近千株,規模堪稱台南之最,分布在歸仁一路、歸仁二路、高發三路、高鐵十路,以及大武路東邊等處,陳必成表示,目前開花率已逾2成,正陸續綻放,美景可期,歡迎各界本週六共襄盛舉。 由於連日來天候不是很穩定,阿勃勒已見落花,雖然不多,仍像下起了小型的黃金雨,頗為迷人,吸引遊客提前造訪美景。 相較於阿勃勒的黃,小葉欖仁以綠為特色,高鐵站區附近栽種近500株,分布在歸仁九路、歸仁十路、高發一路、武當路與光明街等兩側。 小葉欖仁雖然不會開花,目前已進入茂盛期,傘型的枝幹矗立,有的甚至往道路中間延展,建構出迷人的綠色隧道。 而以紅為特色的鳳凰木,多集中在高鐵橋下道路旁,數量超過300株,目前有的已經開花,但大部分蓄勢待發,美景預期會接續在阿勃勒之後。

Posted in 旅行 | Leave a comment

艾草也能變成冰茶 消暑保平安

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breakingnews/2072131 端午節民俗在家門前插上菖蒲及艾草葉,可以避邪、保平安,實際上艾草在中醫也是一種藥草,台灣首府大學調酒菁英隊以艾草加上青草茶調製出「艾草冰茶」、「艾草奶霜」茶飲,消暑保平安的創意很讚。 台灣首府大學調酒菁英隊以艾草加上青草茶調製出「艾草冰茶」。(記者楊金城攝) 調酒隊是以艾草作為飲調的基底,再加入青草茶、果茶以黃金比例調配出「艾草冰茶」,另外還以青草凍,加入奶泡,成為「艾草奶霜」,有艾草、青草淡淡香氣,喝起來順口,奶霜則是黑白分明的層次及口感。 指導老師鍾佩芬說,艾草在中醫是一種內服外敷的藥草,也是一種可食用的養生植物,很早就有人拿來當蔬菜,也能用來做成食品及飲料。 調酒菁英隊調製出端午應景的艾草飲料,師生試喝消暑解渴,連校長許光華品嘗後也讚不絕口,這是調酒菁英隊參加比賽前的牛刀小試,比賽成績被寄以厚望。  

Posted in 生活時尚, 飲食 | Leave a comment

用100種台灣污水做成的冰棒 告訴你水污染有多嚴重

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breakingnews/2071013 台灣的水污染有多嚴重?有台藝大學生走遍全台100個污染水源地,並逐一取水做成「冰棒」,製成模型展示,雖然有其他同學看了覺得好像很好吃,但細看才發現這冰棒是用污水製成,且裡面還包著菸蒂、廢魚網等各種不同的「內餡」,一點也不可口。 台灣的水污染有多嚴重?有台藝大學生走遍全台100個污染水源地,並逐一取水做成「冰棒」,製成模型展示,希望提醒大家留意周遭環境。(圖擷自100%純污水製冰所臉書) 用各種台灣污水製成的冰棒,裡面包著菸蒂、廢魚網等各種不同的「內餡」,一點也不可口。(圖擷自100%純污水製冰所臉書) 「100%純汙水製冰所」的一段短片展示了許多用各地台灣污水所製成的冰棒,細看就能發現,不同顏色的冰棒反映的正是水源地的水質已遭受不同污染物「染色」。(圖擷自100%純污水製冰所臉書) 臉書「100%純汙水製冰所」的一段短片近日在網路瘋傳,影片中展示了許多用各地台灣污水所製成的冰棒,外頭還用上美麗的包裝,但打開細看就能發現,不同顏色的冰棒反映的正是水源地的水質已遭受不同污染物「染色」,冰棒中夾雜的紙漿、廢木材、菸蒂等不同廢棄物也都是當地存在的污染物。 《聯合報》報導,據製作冰棒的台藝大設計團隊指出,最一開始是先做出冰棒,再依等比例用樹酯做出冰棒模型,並依靠調色來仿造各地污水的顏色,以及將水中的雜質溶入模型。製作團隊也提到,在全台各地取水時,水的顏色都不盡相同,就連晴天及雨天也有差別;而據團隊成員觀察,水污染相對嚴重的是北部,其次為中南部,東部的水源則相對較為乾淨。 團隊也指出,本次的實驗性的創作中,約9成的垃圾是塑膠類製品,包含各種竹筷的外包裝膜、瓶蓋、塑膠袋以及保特瓶罐等。他們也將污水冰棒做成圖鑑當成研究參考,由於冰棒的外型設計能吸引人去親近直視,但細看就會發現裡面竟充滿了髒污、噁心的東西,希望透過這樣的反差感讓觀賞者多留意周遭的生活環境。 相關影片請見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lugins/video.php?href=https%3A%2F%2Fwww.facebook.com%2FPollutedWaterPopsicles%2Fvideos%2F414751518907791%2F&show_text=1&width=560

Posted in Food and drink | Leave a comment

你喜歡冒險嗎?全台4個刺激度破表景點大公開 網美、部落客美照都在這裡拍!

特搜全台刺激度破表景點,喜歡冒險的你快去挑戰吧!(擷取自starwu_,chencurry0505,yingci_1125 instagram) http://istyle.ltn.com.tw/article/5538 你喜歡刺激嗎?你喜歡冒險嗎?宜蘭鷹石尖因安全問題封閉後,大家都在問還有哪裡可以拍出雙腳懸空的美照呢?還有哪些景點刺激度破表呢?iStyle特別整理出4個景點,無論你是想要站在懸崖邊拍照 ,或雙腳踩在透明天空步道,都可以滿足你喔! 新北 象鼻岩 象鼻岩位在蕈狀岩密布的深澳岬角,因為長期受到海水侵襲,讓懸崖邊有一個海蝕洞,看起來就像是大象的鼻子,此地因而得名。想要看到象鼻岩並不簡單,到達深奧漁港後,要走一段凹凸不平的海蝕地形,再爬一段陡坡,地形險峻加上地面濕滑,一定要非常小心。站上象鼻岩,眼前就是無邊無際的大海,心曠神怡之餘還帶有幾分刺激。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T1glsThGCe/embed/?cr=1&v=7#%7B%22ci%22%3A0%2C%22os%22%3A2332.7500000000005%7D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T3UScagNP9/embed/?cr=1&v=7#%7B%22ci%22%3A1%2C%22os%22%3A2338.295%7D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UA6EFABATj/embed/?cr=1&v=7#%7B%22ci%22%3A2%2C%22os%22%3A2343.465%7D 台北 金面山剪刀石 內湖金面山親山步道上,山頂上有一個造型獨特的剪刀石,雖然高度只有258公尺,依舊有高山氣勢,坐在剪刀石上可以俯瞰壯闊的台北及內湖街景。由於上山路途中,有一段是需要手輔助攀爬岩壁,建議大家著輕便服裝。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T9GGI7jz5H/embed/?cr=1&v=7#%7B%22ci%22%3A3%2C%22os%22%3A3849.1000000000004%7D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T0gAvmhQz9/embed/?cr=1&v=7#%7B%22ci%22%3A4%2C%22os%22%3A3858.48%7D 南投 龍鳳瀑布空中步道 位在南投中寮鄉的龍鳳瀑布有「龍瀑布」與「鳳瀑布」,在龍瀑布上方有全台最長空中走廊「龍鳳瀑布空中步道」,透明、無懸吊系統的U字形步道,讓遊客觀賞不一樣的瀑布之美。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T5-InZlUIM/embed/?cr=1&v=7#%7B%22ci%22%3A5%2C%22os%22%3A3866.0650000000005%7D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QaNtslgXg1/embed/?cr=1&v=7#%7B%22ci%22%3A6%2C%22os%22%3A4465.620000000001%7D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H6IuVrjxoz/embed/?cr=1&v=7#%7B%22ci%22%3A7%2C%22os%22%3A4573.41%7D 南投 坪瀨琉璃光之橋 坪瀨琉璃光之橋是南投信義鄉爆紅景點,橋面距離溪谷高度約50公尺,腳踩在透明的橋面上,底下就是深邃溪谷,刺激度讓許多遊客「腳軟」。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Kxy9OOBoMK/embed/?cr=1&v=7#%7B%22ci%22%3A8%2C%22os%22%3A4582.475%7D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CRraCUscov/embed/?cr=1&v=7#%7B%22ci%22%3A9%2C%22os%22%3A5194.450000000001%7D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Lm0QDqBoMF/embed/?cr=1&v=7#%7B%22ci%22%3A10%2C%22os%22%3A5418.525000000001%7D

Posted in 娛樂, 旅行 | Leave a comment

初夏綠寶石「綠竹筍」還有分等級?達人教你這樣挑!

初夏時分,5~10月是綠竹筍的盛產時期,想在當季品嘗筍的鮮滋味,快學會基礎的挑選技巧! http://food.ltn.com.tw/article/1216 初夏綠寶石:綠竹筍 竹類屬禾本科,是多年生常綠植物,我們一般吃的筍子其實就是從地下莖長出來的新芽,若不挖出來吃就會成長成竹子。 目前市面上以綠竹筍、烏殼綠竹筍、麻竹筍、桂竹熟筍為主。其中的綠竹筍富含纖維質,熱量低,是唯一可做為涼拌食材的竹筍,因此又有「高纖綠寶石」的美稱。 台灣從北到南都有綠竹筍的生產,據行政院農業委會統計,全台栽培面積約有8,000公頃,因為綠竹筍喜歡溫暖潮濕的氣候,因此全台約70%的綠竹筍產區為竹北以上,但事實上,屏東是全台灣冬去春來氣溫飆升最快的一個縣市,這也讓屏東綠竹筍產期最早,屏東海豐的綠竹筍是平地黑土栽培,偏中性的黑土土壤栽培出的綠竹筍更是鮮甜多汁。 沒想到筍子也有分等級! 上筍 甜度最高、纖維最細,適合做涼拌類的料理品質最好的綠竹筍,從外觀看來筍殼略帶金黃色,筍身則微彎像牛角的形狀,簡單經過水煮熟後,吃來香甜多汁宛若水梨口感。 中筍 脆度佳,煮湯最適合品質比上筍略遜一籌,長度比上筍略長,彎度也沒有牛角形狀那麼漂亮,筍尖部分已有「出青」,因為露出土壤一點點,筍尖已開始準備要長成竹子,會帶有苦味。 下筍 適合滷和燉等久煮料理品質較不佳的綠竹筍,則是因為超過黃金採收期太久,所以筍身筆直、瘦長者較不佳,筍尖「出青」的部分延伸到筍身中段處,苦味也最重。 挑好筍,這樣做! 白 新鮮的綠竹筍色澤明亮,筍殼光滑帶金黃,挑選時也別忘記要觀察筍底色澤,底部成自然的白色卻不死白就是美味竹筍。 彎 自然彎曲呈牛角形弧度為佳,底部越寬大,筍肉越肥厚。 短 綠竹筍去殼後可食用部位僅剩1/3,因此不少人會有越大支越好的迷思。 大而直挺的綠竹筍通常表示中央多為空心,且太長的綠竹筍也代表長過頭,筍肉反而不夠細緻,因此挑選綠竹筍時,長度以12~15公分為佳,一般可用成人開開手掌後的虎口長度為參考。 肥 若是單從筍身無法辨識好壞,不妨從底部看起。綠竹筍底部多為圓錐形,品質較優的綠竹筍底部肥胖且寬闊。 「出青」≠青 所謂的「出青」即代表採收時筍頂已經冒出土地曬到太陽,因此帶苦味的機會大,纖維口感自然也受到影響。 因此選購綠竹筍時,要注意尖端處是否變深、變綠,別傻傻以為己真的買到漂亮的「綠」竹筍喔!若真買到「出青」綠竹筍,別擔心,只要切除出青部位即可,雖然能食用的部位變更少了,卻能保留竹筍的甜度及口感。  

Posted in 生活時尚, 飲食 | Leave a comment

金山蹦火仔漁船首航 船主:青鱗魚回來了!

金山蹦火仔捕魚作業9日起3艘漁船展開捕魚作業,15日第4艘的永漁發168號加入蹦火仔捕魚作業;像圖片中青鱗魚在海面上跳動盛況,又將在北海岸海面上上演。(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提供) 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breakingnews/2067429 北海岸漁業盛事「蹦火仔」捕魚活動,9日展開,去年「德翔台北」油污北海岸事件造成青鱗魚銳減,不過,今年的首發船作業返航,船主開心的說「回來了」!「青鱗魚都回來了」! 9日出海作業的蹦火仔漁船,捕撈起一簍簍的青鱗魚,帶給漁民滿滿的滿足。(記者俞肇福攝) 隨著金山蹦火仔漁船捕撈作業的開始,金山磺港漁港岸邊又可看見一輛輛的貨車載來碎冰,準備冷藏青鱗魚。(記者俞肇福攝) 金山區漁會常務監事簡銀柱說,金山「蹦火仔」捕魚作業,目前共有4艘,也是全國僅有,當地漁民利用電石或電土,加水產生乙炔,「蹦」的一聲,瞬間點燃火炬,此時,青鱗魚受光吸引,瘋狂跳出水面,漁民以叉手網撈捕跳躍起來的青鱗魚,因點火時產生巨大的「蹦」聲響,故得名為「蹦火仔」。 「蹦火仔」漁法只在夜間進行作業,現今大都在農曆4月後出海至白露結束,捕魚作業大多在北海岸近海;由於「蹦火仔」捕魚作業,青鱗魚瘋狂追逐火光,萬魚群躍海面的壯觀畫面,曾獲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大獎,每年一到捕魚季節,北海岸的公路上,入夜後總是有攝影者枯守整夜,只為了那動人的幾秒鐘,拍下震撼的瞬間。 北海岸在地人文體驗平台召集人郭慶霖說,4艘蹦火仔作業漁船中,富吉268號與全勝二號5月9日出海作業,揭開今年蹦火仔捕魚作業,漁獲量共有500多簍青鱗魚,明順8號10日也加入,最後一艘的永漁發168號,將於15日加入捕魚行列;目前捕撈作業情況良好,遊客今年有機會看到青鱗魚追火光的盛況。 由於往年金山蹦火仔活動,都在端午節前夕盛大宣傳,今年遲遲未見動靜,想看蹦火仔的民眾以為停辦,新北市政府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處長汪昭華澄清說,今年因為閏6月,他們與漁會、區公所開會討論,目前活動日期暫定6月中旬,至於往年在漁港岸邊賞蹦火仔活動,因為港裡的青鱗魚太少確定取消,想看的民眾必須報名搭乘娛樂船出海欣賞。 汪昭華說,青鱗魚屬於洄游性魚類,德翔台北油污影響較大的是屬於岸際的貝類、海藻等,從今年出海的漁船捕撈的漁獲來看,油污對青鱗魚沒有影響。

Posted in 生活時尚, Uncategorized | Leave a comment